在曹操20岁之时,因为其家族的关系,被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举为孝廉,进京为郎,并且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。在当时曹操上任之后做了三件事情:
1、
申明禁令、严肃法纪,有犯禁者,皆棒杀之。
2、
制造了十余根五色大棒。
3、
打死了违反禁令的蹇图。
我们这里来看一下曹操做这三件事的意义到底在哪?曹操做第一件事情无非就是新官上任,三把火。彰显一下他的威严,以免别人看不起他,毕竟那时的曹操还是很在乎天下文人和士子的眼光的。有一次,曹操听闻有一个名仕可以看相,能从一个人的脸上看出以后是一个怎样的人,曹操听完这个传闻之后就连夜去寻找那个名仕,但是哪个名仕每天只看一个人,在见到曹操之后,可能是因为曹操的身份原因,就对曹操置之不理,但是曹操又是什么人啊?硬是逼着名仕说了一句话:那就是“治世之能臣,乱世之奸雄”。
曹操一听到“能臣,奸雄”当时就什么也不管了,非常兴奋,曹操根本就不会管你说他是奸雄还是枭雄,只要是雄就好了。在此之后,曹操又遇见了桥玄,桥玄就对曹操说天下将乱,必须要治世之人才能拯救,能安定天下的人也许就是你了,而何用更是对曹操用肯定的语气说出了这句话。这无疑让曹操更加地觉得自己就是那救世之人,而救世之人自然需要在乎名声。
第二件事则是为了惩罚犯错的官员,毕竟他们在自己手下做事,不能因为他们出错而影响到自己。
第三件事情也最是令人费解的,蹇图是宦官蹇硕的叔父,而蹇硕则是汉灵帝最宠信的宦官之一,在当时,宦官的势力几乎可以说占据了整个朝堂,那为什么身为宦官子弟的曹操却打死了蹇图,虽然说曹操是因为他的身份,才当了这个官,但是曹操从心底里是排斥这个身份的,他不想人们在提起他的时候说他是个宦官之后,宦官就是代表着惑乱朝纲,而曹操是想要做治世之人的啊!他怎么能和宦官有关系呢,于是他就迫切地想要与宦官撇清关系,所以他就杀了蹇图,为的就是让天下人都知道他和宦官是敌对的。
四:未能一统三国的原因
曹操刚一开始确实是想要匡扶汉室,但是时势的逼迫,无奈之下,只能挟天子以令诸侯,曹操之人也确实有治世之能。但是唯有一点,不能严于律己,喜欢别人的妻子估计是曹操一生的污点了吧。
建安二年,曹操南征,曹操率领军队攻打宛城,张绣有心想要反抗一下,但是实力差距太大了只能率众投降,于是曹操就率领军队进了城,曹操在一天晚上喝醉了酒,问这城中有没有妓女,曹操的侄子曹安民就把貌美如花的邹夫人带到帐中见曹操。曹操见邹夫人如此漂亮,自己就将其玷污了。
次日,张绣听闻此事,认为曹操欺人太甚,于是计划夜袭曹操,而曹操却对这些浑然不知。夜晚降临,身处梦中的曹操被交战之声吵醒,曹操被围,典韦拼死掩护曹操突围,最后力竭而死,而长子曹昂也因留下断后而死,曹安民也死于乱战之中,在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之后,曹操最终也逃出了宛城。宛城一战,将曹操的接班人打没了,一员猛将也折损在了宛城,这一战也是曹操吃过最大的败仗。
因为宛城之战,曹操后继无人。只能立曹丕为长子,但是曹丕能力一般,比之曹昂多有不如,从他驾驭不了司马懿就可以看出来。因为曹操的不严于律己,导致的结果令曹操承担不起,也让曹氏家族没能一统三国。
五:总结
《龟虽寿》,《短歌行》,《观沧海》。这一首首诗既写出了曹操的雄才壮志,也写出了曹操的一生遗憾。时势造英雄,唯我孟德也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